西历759年(天平宝字三年)天武天皇的皇子新田部亲王的旧宅邸地被赐予鉴真并建成了唐招提寺。招提意思是在佛身边修行的道场的意思,寺名寓意就是此寺庙是为唐朝来的鉴真和尚在此修行而建立的道场。唐招提寺又称建初律寺,这是因为日本佛教是以中国四分律的南山宗戒律为中心的,而该寺又是日本最初的律寺。时至今日依然被尊为日本律宗总本山。唐招提寺位于日本奈良市西京五条街,最盛时曾有僧徒3000人。有金堂、讲堂、经藏、宝藏以及礼堂、鼓楼筹建筑物。其中金堂最大,以建筑精美著称。有鉴真大师坐像。金堂、经藏、鼓楼、鉴真像等被誉为国宝,唐招提寺作为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者享誉盛名,每年都会吸引无数国内外旅游者前来参观,这一期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座寺庙的前世今生吧!
目录
鉴真东渡
提到唐招提寺,那么就必须要说一下它的建造者:鉴真。鉴真一行前后历时十二年,经过六次启行,五次失败,航海三次,东渡队伍中先后有三十六人死于船祸和伤病,二百余人退出东渡行列。只有鉴真坚定不移,百折不挠,终于实现了东渡传教的宏愿。鉴真不仅给日本带去了佛法,而且还带去了大量医学、香料、建筑、雕塑、书法、绘画等方面的资料。但由于多年的艰苦经历,导致双目失明,鉴真通过耳听的方式帮助日本僧人校正了大批佛经,又用舌尝的方式为日本修正了药典。
763年(广德元年)6月25日,鉴真在唐招提寺圆寂,终年76岁。根据日本方面的记载,当时鉴真双脚结跏趺坐,神态安详,死后三日,体温犹在,时人呼为真菩萨。
鉴真是日本佛教律宗的开山始祖,日本人民称鉴真为“天平之甍”,意思是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时代文化的屋脊(意为高峰)。
今天日本的佛教流派中,大多数都不排斥吃肉娶妻。而鉴真创建的唐招提寺中的律宗寺僧,依然是日本除临济宗总坛以外仅有的严守戒律的僧侣。这也算是鉴真给日本佛教界留下的一大遗产吧。
热门文章
鉴真为何非去日本不可呢
其实鉴真去日本之前,佛教已经在日本生根发芽了。当时日本处于奈良天平时期,政府仿照唐朝推行租庸调制。但是这项制度也害苦了日本人民,人们为了躲避沉重的剥削和逃避兵役,数以千计的老百姓选择“寂居寺家”,原因很简单——当和尚不用纳税。当时日本的和尚很不正规,只要自己想当和尚,就可以“自誓受戒”。这就导致日本的和尚鱼龙混杂,佛教的声誉受到严重影响。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元兴寺隆尊为了让日本佛教正规化,提出了向唐朝聘请戒师的建议,得到了当时执政人员的支持,于是日本天平四年即唐开元二十年(732),日本政府准备任命遣唐使时,隆尊和尚向政府推荐了有“跨海学唐朝之志”的青年和尚荣睿、普照。政府同意他们随遣唐大使多次比广成代表日本使唐聘请名僧赴日讲佛授戒。
733年,日本僧人荣睿、普照来到中国,在长安的十年学习期间,他们一直物色合适的名僧,最终找到了扬州大明寺中的一位受具足戒,而且在建筑、绘画,尤其是医学方面,都具有很高的造诣的得道高僧:鉴真。
鉴真当时已经54岁了,但是见他们“辞旨恳至”,也就动心了。他想起关于中国南岳慧思禅师转生为日本王子的传说,以及日本长屋王子崇敬佛法,亲赠袈裟给中国僧人的故事,当即询问在座弟子谁愿一同前去,但由于当时造船技术的局限,从扬州穿越东海经常发生船毁人亡的事故,因此徒弟们都不愿前往,而且在唐朝没有朝廷同意而出境,将受到法律制裁。鉴真深知航海的危险、朝廷律令的威严,但态度非常坚决,为弘扬佛法誓要东渡,他的大义凛然感动了弟子,当即有弟子二十一人表示愿意同行。这才促成了今后的东渡之行。
唐招提寺建造史
唐招提寺是由中国唐代高僧鉴真于759年(天平宝字3年)创建。鉴真原是中国扬州大明寺的高僧,741年已经55岁的他,为了将戒律传入日本,决心远渡重洋,在五次尝试均失败后,鉴真仍不气馁,终于在第六次时踏上了日本的土地,754年(天平胜宝6年)到达奈良,在东大寺设戒坛,为圣武天皇及其下400余人授戒,后在被赐予的,新田部亲王的旧宅基础上建立了该寺。平城宫布施的东朝集殿迁至此地后,先改建成了讲堂,金堂则是在鉴真圆去世后,奈良时代末完工的。810年(弘仁元年)五重塔建成,寺院伽蓝整备。 平安时代末,唐招提寺一度衰落,镰仓时代觉盛将这里作为律宗的本山之后,又开始复兴。1275年(建治元年)讲堂还进行了整修。没有被战火殃及的唐招提寺就着样静静的矗立了5百余年,可惜在1802年(享和2年)间,五重塔毁于雷火。 创建时残留下来的建筑,除了金堂、讲堂之外,还有“校仓造”的宝库和藏经阁。而奈良时代留存至今的金堂,仅此一座。镰仓时代虽然曾对讲堂的外观有一些改动,但这也是平城宫仅存的一座建筑,珍贵无比。
参考文献:https://www.jianshu.com/p/8b4a013cfb2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