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看过日本动漫、日剧还是来过日本的朋友应该都见过日本的“墓地”吧,毕竟日本墓地与国内墓地可谓是区别甚大,让人印象深刻。而怎样埋葬死者的可以说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生死观与彼世观,构筑了其民族文化的根本。像是我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由于各民族所居地理环境、宗教信仰、传统文化等各不相同,从而使丧葬在形式上表现为多样性。其中,土葬和火葬是比较普遍的形式,除此之外,还有水葬、树葬、天葬、悬棺葬、瓮棺葬、屈肢葬、二次葬、割体葬等等。这些一方面反映了生命走向终结即是生命回归大自然的倾向;另一方面,则反映了;灵魂不死,升天为上的信仰。再如植根于人死后肉体复活思想的基督教文化中,遗体会被精心打扮,以备将来复活那一天。因此,损毁遗体是绝对的禁忌。那么日本的丧葬文化又是怎样的呢?日本的墓地形式又有哪些说法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探索一下吧!
目录
中国丧葬文化强调灵魂回归自然
我国丧葬文化中总是以天人合一的思想来认识和处理丧葬问题。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对自然现象无法理解,而产生种种神秘的观念,并把人的死亡同自然界的奇异事件相联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天人感应的观念在死者墓地的选择方面体现的更为淋漓尽致,比如人死后要选择一块大吉大利的葬地,因为人受命于天地, 最终还要回归天地之中。
热门文章
日本丧葬文化解析
就处理遗体这一方面来看,土葬与火葬处于两个极端。因此通常很难认为两者能共存在同一类型的文化中。然而在日本,它们却能毫无冲突地共存下去,或许是因为日本对于多国文化的包容程度较高的原因吧。在日本漫长的历史中,可以说土葬一直是主流,但即便如此,火葬也并非作为一种禁忌而被忌讳排斥。
关于“灵魂”
日本人似乎并不怎么重视死者的遗体,这也成为火葬普及的一大背景,但究其理由,大部分则源自“灵魂”观念。在日本人固有的宗教意识里,“灵魂”与肉体并不是一体的,它本身的存在就伴随有实体。灵魂把肉体作为暂时的居所,尽管它作为某个具体的人物出现,但在肉体彻底腐烂后,灵魂仍能作为一个实体继续存在,对现世的人们而言,它们有时还会成为守护神,也或是成为瘟神。而到了最终,它们也会被奉为先祖位居诸神之列。
日本网友戏称“没有足够的钱死都不敢死”
日本地少人多,都市之中可供作为墓地的土地日益减少。但日本人很看重墓地,早年间的墓也都保存完好,因此更加剧了墓葬用地的紧张,造成了“一墓难求”的情况。而日本墓地的价格也是天文数字,最低四百余万日元(约人民币31万元),高级的要八九百万日元,相当于日本普通家庭一年的总收入。难怪日本网友戏言“没有攒够钱就不敢死”,更有人笑称:“这也是日本人长寿的原因之一。”另外,由于土地资源缺乏,日本的殡葬行业开拓了新的市场:骨灰被安放在寄存格内。祭扫的人只需要扫描一下寄存卡,机器就可将所要的骨灰坛送到面前。另外,还有一些更为奇特,你甚至都无法想象的丧葬方式,比如“气球葬”(人像型气球带逝者骨灰升空)“宇宙葬”(骨灰搭载火箭直奔太空)、“钻石葬”(将骨灰中的碳元素提出来制作成钻石)等等,当然这些丧葬方式一听就是为有钱人准备的,自然不能面向广大普通消费者,还有很多日本老人经济上并不富裕,也害怕给子女添麻烦,所以对自己生后事希望一切从简,看到这个商机的日本人又推出了树木葬。只需要花费大概20万日元,相当于1.2万元人民币,就可以拥有一小块被花草树木围绕的墓地。骨灰会顺着管道直达草木的根部,成为滋养大树生长的养分。
“人性化”殡葬服务上线
比如“(drive-through)上香”,让来悼念的宾客不用下车就可以完成上香和吊唁,对老人或者身体行动不便的人来说非常方便。不仅如此,日本人还推出了“机器人法师”,“虚拟祭台”等融入高科技的殡葬服务。机器人法师可以在线诵经,成本也比真人法师低很多。崇尚环保的日本人还脑洞满满,用AR技术设计了“手机墓地”。根据逝者生前设置的地点,只要到这儿扫一扫,就能在手机上看到已经逝去的亲友。看来“墓前”扫码服务真的成为现实了!
https://japanese.hix05.com/Folklore/Burial/burial03.death.html
推荐文章:
到底是日本人的生活压力大还是中国人的生活压力大呢?相信你看完之后自有答案!(步入职场后篇)
原来日本的葬礼文化与中国如此不同?!
谈一谈日本人所信奉的宗教观,神道?佛教?还是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