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日本食文化自然离不开日本料理!日本料理即“和食”,起源于日本列岛,并逐渐发展成为独具日本特色的菜肴。当提到日本料理时,许多人会联想到寿司、生鱼片,或是摆设非常精致、有如艺术的怀石料理。然而,对许多日本人来说,日本料理是日常的传统饮食,特别是在明治时代(1868年—1912年)末期所形成的饮食。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来科普一下日本食文化的精髓所在。
目录
日本料理简介
日本料理的主食以米饭、面条为主,因为靠近大海所以副食多为新鲜鱼虾等海产,常配以日本酒。在日本料理的制作上,要求材料新鲜,切割讲究,摆放艺术化,注重“色、香、味、器”四者的和谐统一。和食要求色自然、味鲜美、形多样、器精良。而且,材料和调理法重视季节感。日本料理是用眼睛品尝的料理,更准确的说应该是用五感来品尝的料理,眼-视觉、鼻-嗅觉、耳-听觉、触-触觉、舌-味觉。然后能尝五味,同中国料理相同,即甜酸苦辣咸。并且还需具备五色,黑白赤黄青。五色齐全之后,还需考虑营养均衡。日本料理由五种基本的调理法构成,即:切、煮、烤、蒸、炸。和中国料理相比,日本料理的烹饪法较为简单。
热门文章
日本料理分类
日本料理主要分为四类:本膳料理、怀石料理、会席料理和精进料理。
本膳料理
以传统的文化、习惯为基础的料理体系。源自室町时代(约十四世纪),是日本理法制度下的产物。现在正式的“本膳料理”已不多见,大约只出现在少数的正式场合,如婚丧喜庆、成年仪式及祭典宴会上,属红白喜事所用的议式料理。
本膳料理一般分三菜一汤、五菜二汤、七菜三汤,烹调时注重色、香、味的调和。亦会做成一定图形,以示吉利。用膳时也讲究规矩,例如:用左手拿着左边的碗,用右手把盖放左边。反之则用右手揭盖。先用双手捧起饭碗,放下右手,右手拿筷。每吃两口饭,就要放一下碗,然后双手捧起汤碗,喝两口再放下碗。之后一样方式,吃两口饭再夹一次菜。
怀石料理
在茶道会之前给客人准备的精美菜肴。在中世日本(指日本的镰仓、室町时代),茶道形成了,由此产生了怀石料理,这是以十分严格的规则为基础而形成的。日本菜系中,最早最正统的烹调系统就是“怀石料理”,距今已有四百五十多年的历史。
据日本古老的传说,“怀石”一词是由禅僧的“温石”而来。那时候,修行中的禅僧必须遵行的戒律是只食用早餐和午餐,下午不必吃饭。可是年轻的僧侣耐不住饥饿和寒冷,将加热的石头包于碎布中称为“温石”,揣到怀里,顶在胃部以耐饥寒。后来逐步发展为少吃一点东西,起到“温石”御饥寒的作用,因此有了“怀石”的名称。演变到后来,怀石料理将最初简单清淡、追求食物原味精髓的精神传了下来,发展出一套精致讲究的用餐规矩,从器皿到摆盘都充满禅意及气氛。
会席料理
会席料理是日本代表性的宴请用料理,是宴席上所有料理的总称。会席料理是在江户时代中期的料理茶馆中产生的。会席料理吸收了江户时代中期礼法繁多的本膳料理和茶怀石料理的形式,又结合实际需要,向酒宴便餐式的方向发展,并获得了社会上广泛的认同。
随着时代的变化,会席料理也在不断地调整自身的形式和内容。一开始会席料理的基本规格是三菜一汤。但越到后来规格也就越发上扬,从三菜两汤、五菜两汤,直到九菜三汤,种类也越来越丰富,而且色、香、味、器、形也十分讲究起来,所料理的菜肴是按菜单顺序一道一道上桌供客人享用。会席料理通常在专门做日本菜的饭馆里可以品尝到。
精进料理
「精进料理」是遵循佛教戒律的日本传统料理,食材以当季蔬菜、山中野菜为主,不使用鱼、肉以及大蒜、洋葱等气味较为浓烈的食物。由于百分之百使用蔬果,且不包含动物性食材,因此吃全素的人也能放心享用。
精进料理已经被修道者们食用了几个世纪,不过近年来也开始深受一般民众的喜爱,作为健康又美味的素食,在国外游客当中也很有人气。其做法也非常讲究,既然是来自大自然恩惠,在制作过程中料理人也会尽力去保留食材原有的风味。
精进料理由许多碗小菜组成,准备上非常耗工,而且不仅要色彩丰富、五味(甜、酸、咸、苦、鲜)俱全,也必须挑选合乎时节的食材。例如小黄瓜对人体有清热的效果,所以会在夏天使用;根茎类蔬菜能够暖和身子,因而用于冬天。另外,精进料理并不是只有在寺院才能品尝到的僧侣料理,其实在城市之中也能够找到提供精进料理的餐厅。不管是想吃一餐对身体有益的料理,还是想满足好奇心的人,都值得一试。
“刺身”的起源与历史
刺身一词据说起源于把鱼切成块、盛在盘子上时,为了能够弄清鱼的种类、便于人们区分,而把鱼鳍插在鱼肉上的做法。不过,懂鱼的人还好说,但对不懂的人来说,插不插鱼鳍都一样吧?刺身,在关东地区一般称作“お刺身”,而在关西地区则称作“お作り”。另外,在关东,红肉的生鱼片比较受欢迎,而在关西地区的人则比较喜欢白肉的生鱼片。
酱油的出现与刺身
刺身料理的普及,与酱油这一调味料的出现并不是毫无关系的。在刺身料理的黎明期——镰仓时代,人们一般会把刺身做成醋拌生鱼丝,或蘸着山葵醋、生姜醋吃。但自室町时代,酱油出现,往生鱼片上蘸酱油和山葵便成了普遍的吃法,然而当时的酱油价格十分昂贵,一般庶民只能望尘莫及。说到酱油的大范围普及(特别是关东地区),那就要等到酱油生产实现飞跃性进步的江户末期了。
刺身上摆放的菊花不仅仅是装饰品?
这个做法与从前日本人吃刺身蘸料的历史习惯有关!以前的日本人吃新鲜的刺身并不是配豉油,而是配醋一起吃。因为古代的时候,食物保存技术落后,所以味道强烈的醋可以去除刺身的腥味,还可以杀菌,有助于预防食物中毒。因此配醋发挥了重要的功效。不过,在日本古代醋是昂贵配料,平民百姓是无福享用的。
直到江户时代,也就是1603年到1868年日本历史上武家封建时代的最后一个时期,渔业和物流业的技术开始发展起来,人们可以买到的新鲜鱼类种类越来越多,比如:金枪鱼等等。刺身成为越来越流行的食物。老百姓买不起醋怎么办呢?于是有人发现相对便宜的浓口酱油也可以去除刺身的腥味。不过,酱油没有杀菌、防腐的作用,不少老百姓吃了不干净的刺身后身体不适,有些甚至有中毒的症状。尤其是炎热的夏季(7月到10月),上述情况更是屡见不鲜。醋吃不起,酱油只能去腥,用什么来杀菌呢?聪明的食客想到了菊花,菊花正是每年的9到11月份开花的,这正是人们食用刺身中毒的高峰期。
一方面,菊花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免疫力;另一方面,人们研究菊花中的一种提取物可以增加人类细胞分解毒素的能力。中药学也认为菊花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所以它可以很好的解决刺身食客当年的问题。古代的日本人自然不知道上述的原理,但是他们相信刺身和菊花一起享用可以预防食物中毒。另外,一起吃的时候,只要把菊花花瓣放在酱油里就行了。如今,刺身处理的愈发干净卫生,人们的免疫力也比以前强了很多,大家再也不用考虑中毒的问题,不过上述的搭配习惯却延续了下来,菊花一直都时吃刺身的好拍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