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可能会问,富士山有什么好揭秘的?不就是日本的一个著名旅游景点吗?是的,来日本的人都会想要去一览日本“圣山”的风采,有的人是想体验登山过程,有的人想要登高远望,如果仅仅将其作为一个景点来看的化确实不如来几张航拍照片来的实在,但是小编想要带你了解的并不仅仅是旅游攻略哦,总会有你意想不到的故事!一起来看一下吧!
富士山属于私人财产
富士山被日本人誉为"圣岳",是日本的象征。作为日本的国家象征之一,在全球享有盛誉。它也经常被称作"芙蓉峰"或"富岳"以及"不二的高岭"。2013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但其实,富士山是私有的,属于富士山下的一家神社,叫做“浅间神社”。其实关于富士山的私有权问题也是几经波折,请听小编为您娓娓道来。
这座山最早属于江户幕府第一代将军德川家康,后来德川家康于106年将富士山私有部分赠送给浅间神社。1871年—1945年明治维新后富士山的所有权被国有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将曾被国有化的私人土地归还给原所有者,那顺理成章的,富士山也应该归还给浅间神社,但是富士山的所有权只是归还了一部分,山顶部分继续保持着国有化,一直没有归还。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这是一座作为国家象征的“圣山”,政府是肯定舍不得归还的。但是在浅间寺及当地政府的协调下,在1974年,日本最高法院判决浅间神社重新获得山顶的所有权,但事实上却一直没兑现,直到2004年富士山时隔134年之后重新回到了浅间神社的怀抱。所以日本政府需要每年向浅间神社支付巨额租金。但是相比富士山每年给政府带来的巨额旅游收益,支出租金也就不值一提了吧。
热门文章
富士山曾经被称为“不死山”
一旦涉及到“不死”这个词,多多少少都会带点儿神话传说的意味。而日语中的「富士山」和「不死山」拥有相同的读音「ふじさん」(fujisan)。所以它们之间又有何关联呢?
对于富士山名字的由来其实众说纷纭,其中最被认同的则是一个日本家喻户晓的传说--《竹取物语》,里面这样写道:辉夜姬向皇帝献上“不死药”。后来辉夜姬回归月宫,失去生存希望的皇帝每日沉浸在悲伤之中,后来命人在日本最高的山峰顶上将不死药烧毁,因此这座山被称之为“不死山”。镰仓时代才变为我们现在所说的“富士山”。
还有一种说法是,皇帝派去的使者当时在日本最高的山峰上烧掉不死药的时候,带去了大批的武士,也就变成了满是武士的山峰,所以就命名富士山。
最后一种说法也是个人认为最为传奇的一种说法,话说我们中国的第一任皇帝--秦始皇当年为了寻访长生不老药,命当时著名方士徐福带人远赴东瀛(现今日本)寻药,而最后据说到达的地点就是富士山,也就是不死药在富士山上,而实际上也有传徐福的墓就在富士吉田市,不过真假不明。其实有关徐福的传说遍及中国和日本,俨然已经成为了中日文化交流的一段佳话,几千年来一直是人们研究探讨的热门话题,但是徐福当年到底去了哪里,干了什么简直是众说纷纭,我们也只能把他当成一个神秘的传说了。
四周可以欣赏到富士山的最远位置
小编之前就读的语言学校在日本的埼玉县,埼玉县通往东京的一条电车路线叫做埼京线,当初刚来日本的时候总想去看看日本的标志富士山,学校老师说:“在埼京线上可以看到富士山哦,前提是天气好的时候,没去之前可以看一下解解馋。”当坐上电车看到富士山的时候,心里确实是挺震撼的,毕竟之前只是在电视里见过。时间久了,发现原来可以看到富士山的地方这么多!那最远位置在哪儿呢?在日本的一档综艺节目种为大家解答了:
・最东面:千叶县铫子市 距离约200km
・最南面:东京都八丈岛三原山 距离约271km
・最西面:和歌山县色川富士见峠 距离约323km,这是在日本能够看到富士山的最远距离。
・最北面:福岛县花塚山 距离约308km
富士山最神秘最恐怖的地方
相信不少人听说过日本有一个著名的“自杀森林”吧,这片森林就是位于富士山脚下的“青木原林海”。单论自然景观,这里绝对算的上是日本数一数二的自然森林。但是在美丽的自然景观背后却隐藏这恐怖,原因就是在日本过去的三十多年里,这片森林已经发生过无数起的自杀事件,并且里面还有很多人的遗体是没有被找到的。据说此地因磁场太强,所以进入森林后指南针都会失灵,加上树木密集相似度又高,所以很容易让人迷失方向,就连专业搜救团队不敢随意踏入,他们都会在身上绑上长长的绳子,然后抓着绳子一个一个的进去。不然的话进去之后恐怕是凶多吉少了。但是越是神秘,越能激发起人们的好奇心,所以每年也有不少旅客会特意进入森林打算一探究竟。但是由于此地发生意外率极高,自然也有不少人进去之后就再也没有出来过。所以选择这片森林“慷慨就义”的人很多,不得已把命“奉献”给青山绿水的人也不在少数吧。这种景点建议大家还是不要轻易进入吧,这不是电影中的迷失森林,当然你也没有主角光环,所以还是好好地活着吧!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富士山的“秘密”,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呢?疫情过后,来实地感受一下吧!
参照:
https://www.oricon.co.jp/news/2016934/f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