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日本换首相比翻书还快?!

WeXpats
2023/07/20

二战结束后,从1945年10月的“币原喜重郎内阁”到今天的“菅义伟内阁”,日本历经56任首相,先后出任首相者合计33人。从1989年至1998年的十年间,共有九人相继出任首相。其中,宇野宗佑与羽田孜的首相任期分别仅有69天与64天。相当而言,佐藤荣作内阁(1964.11.9一1972.7.7)、中曾根康弘内阁(1982.11.27—1987.11.6)以及我们熟悉的小泉纯一郎内阁(2001.4.26—2006.9.26)和安倍晋三内阁(2012.12.26—2020.9.1),已经属于“超长待机”了。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日本“换首相”如此频繁?我查了一些资料,接下来跟大家好好聊聊。

目录

  1. “日本特色”的议会内阁制
  2. 想做日本首相,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3. 日本频繁“换首相”的几个原因

“日本特色”的议会内阁制

自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实行议会内阁制。其主要特征即“首相由国会选举产生,内阁对国会负责”,倘若内阁“失去了国会的信任,首相必须主动辞职”。因此,日本学者认为,保证内阁存续的必要条件,分别为“众议院的多数支持”和“执政党的支持”。在具体讨论日本内阁存续的问题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日本国会。日本国会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组成,众议院议员共465名,每届任期4年,首相有权解散众议院,举行大选;参议院议员共242名,每届任期6年,每3年改选半数,不得中途解散。根据日本宪法,首相经国会决议在国会议员中提名,众议院拥有最终决定权。因此,众议院选举在日本被称为“大选”或“总选举”,其结果决定着内阁的进退与首相的去留。

想做日本首相,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从前面的叙述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日本首相都是执政党的党首。首相选举的本质,是“派阀政治的结果”。纵观历任日本首相,他们的身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相人选大多为党派领袖

从1955-1993年的自民党连续执政期间,15名首相中仅有宇野宗佑和海部俊树不是党派领袖。尤其是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至80年代初期的十余年间,自民党内的五大党派领袖均以竞选首相为最终目标,展开了激烈的权力争夺,并相继出任首相。可以说党派领袖是成功竞选首相的必要条件。

党派势力决定首相人选

在自民党执政时期,党首选举即“首相选举”。“国会上的首相指名选举,只不过是追认执政党党首为首相的仪式而已,唯有自民党总裁选举才是我国最高权力的产生过程,尽管冷战后, “派阀的组织纪律束缚遭到削弱,非领袖的候选人也能参加竞选,但党派势力仍是在自民党总裁选举中决定胜负的关键性力量。譬如在2012年9月26日举行的自民党总裁公选中,安倍晋三在第一轮投票中获得141票(议员票54票,党员票87票),低于石破茂的199票(议员票34票,党员票165票);但在全部由国会议员参加投票的“决选”中,安倍晋三获得108票,石破茂获得89票。最终,安倍依靠党内派阀势力的支持而胜出。

日本频繁“换首相”的几个原因

在日本,政治环境的细微变化,都与首相的“任免”有着密切关联。“在日本乃至在全球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故、事件,产生各种问题,之后就会发展到依据这些问题追究内阁和首相的政治责任,再强大的权力也无法事前全部预知和防止上述问题与追究政治责任事情的发生。”纵观历届内阁首相更迭,其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个人原因(身体健康状况不佳、能力不足、身陷丑闻等)、政策主张(政策失误等)、党派纷争(包括党内争夺和党际对抗势力)等。

首相任期与经济增长呈正向关

在经济景气时期,日本首相更迭频率低,内阁长期执政。譬如2001-2006年,小泉纯一郎内阁长期执政五年零五个月(1979天),当时日本经济处于冷战后总体低迷中的“小阳春”阶段,“2002年1月至2008年3月,还出现了长达73个月的战后最长、年均增长率为2%的低水平景气”。相反,在经济停滞时期,日本首相更迭频率极高。例如,1991-2001年,伴随泡沫经济的崩溃,日本经济一蹶不振,长期陷入低迷,其间日本政界亦十年之内八次更换首相,相继有九人出任首相。简而言之,经济增长越快,越有利于首相长期执政,反之则首相更迭频繁。

同时,经济政策失误也是导致首相更迭的重要原因。譬如1997年4月1日起新消费税(税率由3%增至5%)的实施,不仅导致日本经济在1997年—1998年连续两年出现负增长,最终迫使时任首相桥本龙太郎引咎辞职。

首相任期与派阀抗争呈逆向关联

鉴于日本特色的派阀政治的存在,决定着首相必须具备良好的派阀操控能力。党内派阀抗争越激烈,首相任期就越短;相反,派阀抗争越和缓,首相任期就越长。譬如佐藤荣作内阁执政期间,正值自民党内派阀领袖的世代交替期,无疑给了他“超长待机”的机会。

首相任期与日美同盟呈正向关联

“日美同盟”是自民党长期执政的国际战略支撑。也正是因为美国的支持,自民党才得以在日本国内长期实行资产阶级保守政治统治。譬如长期执政的中曾根康弘内阁与小泉纯一郎内阁,其共同点是“均采取了强化日美同盟”的施政方针。实际上,自从二战结束后,不论哪一个政党上台,其内阁施政均难以摆脱日美同盟的框架束缚,美国的对日政策可以轻而易举地左右日本政局的稳定。

不容小觑的社会传媒号召力

在日本,社会传媒参与政治的方式可谓多种多样,包含并不局限于对政治事务的报道与评论、对政治家的采访与报道、对政治丑闻的揭露和连续报道等。无论是执政党党首选举还是国会大选,社会传媒对选举过程的深入报道,很容易影响到最终的选举结果。因此,他们常被视为与立法、行政、司法并列的“第四权力”。譬如2001年的自民党党首选举及小泉内阁的诞生,“经过大众媒体的通俗化、娱乐化传播,自民党内部的党首选举成为事实上的首相公选,小泉(纯一郎)成了最贴近民众的候选人”。另外,民间社会传媒还通过定期公布“内阁支持率”,影响内阁的施政与存续。“从内阁支持率也可以了解国民对于政府的信任程度,特别是近些年内阁或政权更迭能否赢得民心,首相政治生命与政策主张能否确立和延续,都在内阁支持率中有所反映。”

在近些年来,日本政界多次出现了“执政党在参议院选举中败北”,即执政党占据众议院过半数议席,而在野党占据参议院过半数议席的“扭曲国会”现象。日本学者认为,“扭曲国会”尽管确保了众议院多数派支持,但未能确保法案成立所必需的参议院多数派支持。时间一长,很容易激发政局动荡不定、首相更迭频繁的现象。一言概之,日本首相在任职期间,不仅需要经历众议院选举、党首选举与参议院选举的“三重”考验,还要考虑众议院提前解散的机制与党首剩余任期较短等情况。所以,日本首相更迭频繁也就在所难免、“顺理成章”了。

推荐文章:
昭和?平成?大正??日本年号知多少?
带你了解日本国家的象征--日本天皇
日本又又又“沉没”了?!幻想“亡国”已成家常便饭?

作者

WeXpats
从生活・工作・留学相关实用信息到能够让您深度了解日本魅力的文章,我们将为您提供丰富多彩的报道。

社交媒体 ソーシャルメディア

支持9国语言的日本最新情报定期更新中!

  • English
  • 한국어
  • Tiếng Việt
  • မြန်မာဘာသာစကား
  • Bahasa Indonesia
  • 中文 (繁體)
  • Español
  • Português
  • ภาษาไทย
TOP/ 日本文化/ 传统文化/ 为何日本换首相比翻书还快?!

本网站为了维持及提升便利性及品质而使用Cookie。同意使用Cookie的话,请按下「同意」按钮。
有关我司使用Cookie的详细信息请参照这里。

使用Cookie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