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后的日本诺贝尔奖获得者数高居世界第二位,日本诺奖得主知多少

WeXpats
2023/09/19

象征着科学、经济领域最高奖项的诺贝尔奖在每年的颁奖时节都会吸引全世界的瞩目。诺贝尔奖是根据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的遗嘱于1901年开始每年颁发的五个奖项,包括最初设立的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以及于1968年由瑞典银行增设的“诺贝尔经经济学奖”。

至2021年,已有28名日本人得到诺贝尔奖(包括三名美籍日裔得主)。日本是除欧洲和美洲之外获得诺贝尔奖最多的国家。进入21世纪后,日本平均每年都有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这短短的20年间获奖人数仅次于美国,高居世界第二,而且都是含金量最高的科学类奖项。以三所日本的国立大学为首,东京大学(8位)、京都大学(8位)、名古屋大学(3位)合力贡献出19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东北大学、北海道大学、东京工业大学、长崎大学、神户大学、山梨大学、埼玉大学出身的获奖者各1位。那么这些诺贝尔奖分布在哪些领域呢?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日本的2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他们的贡献吧。

1949~1994年日本人诺贝尔奖得主

汤川秀树 ゆかわひでき (194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毕业于京都大学理学部,大阪大学理学博士。由于预言了存在“将原子核质子和中子结合起来的粒子——介子”,于1949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日本人。

朝永振一郎 ともながしんいちろう (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毕业于京都大学理学部,东京大学理学博士。他认为“超多时间理论”可以有效解决氢原子光谱观测数据与预测值的偏差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重正化理论”。由于他在量子力学领域的基础研究中的突出贡献,于1965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川端康成 かわばたやすなり (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

日本文学界泰斗,新感觉派小说家。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部,写作风格深受佛教思想和虚无主义影响,擅长描写人物内心的痛苦与悲哀,文风抒情婉转。1968年以《雪国》《古都》《千只鹤》三部代表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江崎玲于奈 えさきれおな(197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东京大学理学部毕业。1970年提出半导体超晶格理论, 后因在半导体中发现电子的“量子穿隧效应”并发明了“江崎二极管”获得197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佐藤荣作 さとうえいさく(1974年诺贝尔和平奖)

佐藤荣作是第61任、第62任、第63任日本首相。毕业于东京大学法学部。在他任职首相期间,实现了日韩邦交正常化和冲绳重回日本管辖。他提倡“不拥有、不制造、不携带”构成的“无核三原则”并凭此成为亚洲第一个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福井谦一 ふくいけんいち (1981年诺贝尔化学奖)

毕业于京都大学工学部,由于提出直观化的“前线轨道理论”,于1981年成为亚洲首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利根川进 とねがわすすむ (198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毕业于京都大学理学部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曾任麻省理工大学教授。因“发现抗体多样性的遗传学原理”而获198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大江健三郎 おおえけんざぶろう(1994年诺贝尔文学奖)

日本现代文学小说家,毕业于东京大学。于199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奇妙的工作」「饲养」。

2000年~2021年日本人诺贝尔奖得主

白川英树 しらかわひでき (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

毕业于东京工业大学理工学部,日本有机化学领域化学家。他颠覆了“塑料不导电”的常识,首次合成出了导电性高分子材料的“膜状聚乙炔”,因此于2000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野依良治 のよりりょうじ (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

毕业于京都大学工学部,野依良治主要从事催化手性不对称合成领域的研究,于2001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野依良治在担任名古屋大学教授期间培养了13名中国留学生,他不仅是享誉国际的科学家,在促进中日学术交流、培养中国高级科学人才方面做出了诸多贡献,于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小柴昌俊 こしばまさとし(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毕业于东京大学,2002年因其“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其中包括在探测宇宙中微子和发现宇宙X射线源方面的成就”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东京大学为纪念小柴获此殊荣,在东京大学本乡校区1号馆设置了“小柴会馆”。

田中耕一(たなかこういち)(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

东北大学学士学位,与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一同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因此获得了200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由于当时田中耕一仅是京都一所精密机器制造厂“岛津制作所”的普通职员,既没有硕士也没有博士称号,几乎没有发表过论文的他在日本学术界算是一个无名小卒,所以他的获奖令日本学术界上下相当震惊。

南部阳一郎 なんぶよういちろう(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日裔美籍物理学家,东京大学物理学博士。从20世纪60年代起,他就在粒子物理领域开展了许多先驱性的研究工作,发现了亚原子物理学中的自发对称性破缺机制,提出了南部·约纳·拉西尼奥模型,是弦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于200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小林诚 こばやしまこと(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日本著名高能物理学家,名古屋大学博士,现任名古屋大学教授。与师兄益川敏英预言有6种夸克,出从理论角度阐释了“自发对称性破缺机制”的“小林益川理论”,并一同获得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益川敏英 ますかわとしひで (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是日本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名古屋大学博士。2008年,时任京都大学汤川理论物理研究所教授的益川敏英与小林诚因提出“小林益川理论”而一同获得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下村修 しもむらおさむ(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

毕业于长崎医科大学药学部、名古屋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当代科学和医学领域最重要的工具之一”绿色荧光蛋白(GFP)”的最初发现者,时任美国波士顿大学名誉教授的下村修于2008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根岸英一 ねぎしえいいち (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

日本著名化学家和美国普渡大学教授,东京大学学士,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根岸英一、铃木彰与美国科学家理查德·赫克因在研发“有机合成中的钯催化的交叉偶联”而获得2010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鈴木章 すずきあきら (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

日本著名化学家,北海道大学博士、名誉教授。卤代烃与有机硼化合物在钯催化下发生的偶联反应ー铃木反应的发现者。此外还从事抗癌药、艾滋病治疗药物、液晶制造、有机合成化学与材料科学等领域的研究。与根岸英一共同因“有机合成中的钯催化的交叉偶联”而获得2010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山中伸弥 やまなかしんや (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毕业于神户大学和大阪市立大学,现任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所所长,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教授及下属的格拉德斯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因开发出可以分化为多种组织细胞的“人工多能干细胞(iPS细胞)”而获得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iPS细胞又被称为“万能细胞”,它最大的优势,是能够再生人体器官。山中教授利用iPS细胞先后再生出人体皮肤、眼膜等,成为世界iPS细胞的研究权威。

赤﨑勇 あかさきいさむ (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物理学博士,毕业于京都大学和名古屋大。因发明蓝色发光二级管即蓝光LED,与天野浩,中村修二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蓝光LED使人类可以用到更加环保的白色光源,降低了全球范围的照明成本。

天野浩 あまのひろ(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名古屋大学工学博士,是日本的电子工程学专家。2014年时任名古屋大学教授的天野浩,因“发明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与赤崎勇和中村修二共同获得了当年的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中村修二 なかむらしゅうじ (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毕业于日本德岛大学,日裔美籍电子工程学家,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工程学院材料系教授。中村修二于1993年基于GaN开发了高亮度蓝色LED,从而广为人知,在此前的20年间只有红色和绿色LED。 因发明蓝色发光二级管即蓝光LED,与天野浩,中村修二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大村智 おおむらさと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东京大学博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北里大学荣誉教授。村智长期从事微生物活性物质研究,研究发现的阿维菌素被誉为20世纪自青霉素发现以来对人类贡献的最重大发明之一。2015年大村智因在治疗盘尾丝虫症和淋巴丝虫病方面作出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梶田隆章 かじたたかあき (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日本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毕业于埼玉大学、东京大学,现任东京大学宇宙射线研究所所长。梶田教授师承知名物理学家小柴昌俊、户冢洋二,他与户冢领导的实验于1998年证实中微子震荡,证明了中微子具有质量,于2015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大隅良典 おおすみよしのり(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东京大学博士,分子生物学专家。2016年因“在细胞自噬机制方面的发现”,时任东京工业大学教授的大隅良典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为阐明细胞适应环境的机制、“自噬作用”原理及其生理意义作出重大贡献。

本庶佑 ほんじょうたすく (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医师、免疫学家,京都大学医学博士。本庶佑于1992年发现T细胞抑制受体PD-1,2013年依此开创了“癌症免疫疗法”。为表彰他在“负性免疫调节”治疗癌症的疗法方面的贡献,2018年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吉野彰 よしのあきら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

毕业于京都大学、大阪大学,日本著名锂电池发明家,于1981年开始对于锂电池的研究和开发,曾任AT&T技术开发部部长。2019年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对于锂离子电池方面的贡献。

真鍋淑郎 まなべしゅくろう (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日裔美籍物理学家,东京大学博士学位。曾担任名古屋大学教授,现为普林斯顿大学高级研究员。他提出了大气与海洋相结合的新气候模型,在全球率先发表了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对地球变暖的影响,为地球变暖研究奠定了基础。2021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资讯来源:百度百科、维基百科

推荐文章:
从《源氏物语》到村上春树,日本文学你了解多少?
冬季旅行:寻访文艺大师们的足迹,发现不一样的日本冬旅
日本的老师竟然这么吃香?!绝对颠覆你的认知!

作者

WeXpats
从生活・工作・留学相关实用信息到能够让您深度了解日本魅力的文章,我们将为您提供丰富多彩的报道。

社交媒体 ソーシャルメディア

支持9国语言的日本最新情报定期更新中!

  • English
  • 한국어
  • Tiếng Việt
  • မြန်မာဘာသာစကား
  • Bahasa Indonesia
  • 中文 (繁體)
  • Español
  • Português
  • ภาษาไทย

YOUTUBE

Our YouTube channel brought to you from Shibuya! Don't miss our videos, covering everything from culture, entertainment, Japanese lessons, sightseeing, etc.

FACEBOOK

We share both useful and the latest information about Japan. Please give us a follow before coming to Japan!

INSTAGRAM

Our WeXpats Team share their experiences and things they love in Japan. A must-check for people interested in the latest trends & the real side of Japan.

TIKTOK

Fun videos covering Japanese lessons and relatable experiences in Japan. You can pick up many practical phrases and information you can't find in textbooks.

TOP/ 日本文化/ 流行文化/ 进入21世纪后的日本诺贝尔奖获得者数高居世界第二位,日本诺奖得主知多少

本网站为了维持及提升便利性及品质而使用Cookie。同意使用Cookie的话,请按下「同意」按钮。
有关我司使用Cookie的详细信息请参照这里。

使用Cookie条款